VSport(中国) - 胜利因您更精彩

顿慧动态

指南引领,同“肝”共进 | 第七届长三角肝病大会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治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年06月25日

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北京健康促进会、中关村卓益慢病防治科技创新研究院和上海东方感染病预防康复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肝脏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危重症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中心承办的第七届长三角肝病大会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治学术研讨会于近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大会云集了来自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各地感染科、肝病科、影像学科、肝胆外科和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就各学科临床前沿信息和诊疗指南进行主题报告和病例分享,共同商讨肝病和肝脏肿瘤的多学科联合诊断和治疗策略。


全景.jpg


6月22日下午,在本次大会肝病多学科规范引领融合发展分会场“早筛早诊,创新前行”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王晖教授带来了题为“肝癌分层筛查——从指南到临床实践”的主题演讲,受到会嘉宾广泛好评。


王主任指出,国内外研究均显示,肝癌的定期筛查可助力早诊早治,为病人带来生存获益。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肝癌高风险人群需按肝癌发生风险进行分层管理,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建议至少每3-6个月进行1次常规筛查。新版中国肝癌诊断路线图明确将7个microRNA组合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并指出应结合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影像学特征以及血液学分子标志物,依据肝癌诊断路线图的步骤对肝癌进行临床诊断。除了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等传统筛查方式,我国首个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肝癌分子检测产品7种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miRNA7?作为中国肝癌创新筛查模式,能显著提高极早期肝癌检出率、促进肝癌的早诊早治。


王晖2.jpg


1.jpg


随后,王主任从临床研究价值和应用角度,向大家介绍了血浆7个miRNA标志物肝癌诊断模型的建立,以及miRNA7?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经过千例大样本研究筛选并验证,miRNA7?的诊断模型能有效识别极早期肝癌和AFP阴性肝癌,miRNA7?对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高达86.1%,比传统标志物AFP高出30%;对AFP阴性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84.5%明显优于传统标志物的检测。miRNA7?可以从健康人群、乙肝人群、肝硬化人群中有效识别出原发性肝癌人群,并且表现出稳定的性能。


miRNA7?在临床真实世界中的数据也非常优秀,根据2019-2021年的临床真实世界22613例样本数据,miRNA7?对极早期肝癌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AFP和DCP。因此,miRNA7?可以大大降低临床因AFP阴性而漏诊的肝癌早期患者,整体提升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给患者带来宝贵的治疗时间。


2.jpg


3.jpg


最后,王主任表示,miRNA7?在肝癌全流程管理中的优势显著。在临床应用方面,miRNA7?能够显著提高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在复发监测方面也明显优于其他传统肝癌标志物,特别是对于AFP阴性人群。另外,2024版“指南”中共有12处提及7个microRNA组合,也充分证明了基于7个microRNA组合的检测试剂盒miRNA7?对于肝癌诊断的重要性。


合影.jpg


本次大会影响力覆盖长三角乃至全国多个省市,有效推动了长三角地区肝病和肝脏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水平和高质量诊疗一体化,促进了肝脏肿瘤全病程管理和多学科诊治“金”标准的实施,加强了长三角联盟的协同合作与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与分享,使在场的近200位临床专家和院长与线上7000多位临床医生更加更深刻理解了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以及miRNA7?在临床精准诊疗中的应用和价值。相信未来随着肝癌诊疗规范化流程的推广和落实,将推动我国各地区Vsport水平的同质化发展,改善更多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助力我国肝病事业取得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