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ort(中国) - 胜利因您更精彩

  • 顿慧动态

    智能融合,精准探索 | 第十三届西湖论健精彩回顾

    2025年04月27日

    kv.jpg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四月的杭城在明媚的春光中迎来了健康管理领域的年度盛会——第十三届“西湖论健”。来自海内外的顶尖健康管理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前沿视角深度剖析了行业发展趋势与最新理念,充分展示和交流了新技术、新实践和新进展,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4月26日下午举行的“AI赋能健康管理”分论坛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孙云帆教授带来了题为《智能融合、精准探索:AI驱动的miRNA7多模态大模型研究与实践》的精彩报告,围绕肝癌早诊早治的核心问题,系统地展示了miRNA7模型以及科研转化与临床应用的成果,通过创新性地整合人工智能与分子检测技术,为肝癌早诊早治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7.png


    孙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我国肝癌早诊早治的严峻形势,70%-80%的肝癌患者初诊即中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而若患者能在肝癌早期阶段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则有望大幅提升至70%以上。由此可见,早筛和早诊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突破口。然而目前肝癌早期诊断方法有限,多依赖甲胎蛋白、超声、CT等传统检测手段。他进一步指出,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在肝癌演进过程中,miRNA分子的改变远远早于病理形态变化。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建立的基于血浆7种miRNA的肝癌诊断模型,经千例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优化并验证,能精准鉴别肝癌、健康人、慢乙肝和肝硬化患者。miRNA7作为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肝癌分子检测产品,能显著提升极早期肝癌的检出率,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一线的肝癌筛查方法。


    3.jpg


    孙教授通过典型病例,生动地展示了技术革新带来的临床价值——某患者在连续三次体检结果中显示miRNA7阳性,而AFP阴性,经18个月随访发现2cm肝细胞癌(HCC)肿瘤并及时地进行了微创切除,术后无需辅助治疗即获根治,使肝癌防治关口大幅前移。miRNA7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中也展现出了优异的诊断性能,对极早期肝癌检出率比AFP等传统方法高30%。孙教授还强调,随着国人生活条件的改善,代谢和脂肪相关肝病引发肝癌的比例显著攀升,这无疑给肝病健康管理以及肝癌社区筛查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也凸显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高效的精准筛查工具的紧迫性。


    4.jpg


    随后,孙教授重点阐述了AI在肝癌早诊的创新突破——miRNA7多模态融合模型。该模型通过整合患者基础信息、传统血清学标志物和7种血浆miRNA,构建多模态融合算法分析,从而实现精准诊断。2020至2022年近千例大样本研究(涵盖HBV相关HCC、慢性肝病及健康人群)显示,GALADM模型在极早期和早期肝癌阶段,区分HCC与非HCC人群,均优于单指标、既往指标单一组合及GALAD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医院大数据整合发掘的最优肝癌早诊方案,弥补了单一检测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多维度数据互补的医学价值。


    孙教授最后指出,对于极早期肝癌,更需要运用多指标和多模态AI整合下的肝癌分子分型体系,为临床提供更多关于肝癌发生风险的提示。对健康管理领域而言,该技术在体检场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高危人群的精准筛查、无症状人群的预警和分层管理。随着AI技术持续迭代,未来期待看到更多维度数据的整合,包括基因组学和影像学等信息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动态分析评估,从而推动肝癌防治向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6.jpg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健康管理正从“疾病治疗”向“全生命周期守护”转型,顿慧Vsport秉持初心,致力于让前沿成果真正惠及亿万民众,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基于miRNA7多模态融合模型在临床的成功实践,我们期待携手更多健康管理专家,为肝病综合治理及肝癌早期预警提供更智慧、更精准的解决方案,用前沿科学的力量守护生命之光!

    【网站地图】【sitemap】